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规划
2016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日期:2016-03-22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为实现“十三五”黄石质监事业的良好开局,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全省质监工作会议精神,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盯紧加快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一个目标,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两个保障,夯实质量技术、工作管理、事业发展三个基础,落实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四项措施,实现部门地位、队伍素质、工作能力、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五个提升,为服务我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质为帅,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 

  一要强化政府主导。按照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暨第四届黄石市市长质量奖颁奖会议要求,动员全市上下加快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力争今年下半年通过省局考核预验收,明年通过国家总局考核验收并获得命名。进一步健全政府质量领导体系,发挥“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更加紧密高效的质量发展决策指挥机构。完善质量扶持政策,积极落实质量发展战略及政府质量奖励经费。探索引入质量竞争力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两个评价指标,优化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项目。二要突出企业主体。深入推动“质量强企”、“质量兴业”活动的开展,指导企业加大对质量改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的投入。深入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强化企业质量“工匠”精神,督促企业自觉落实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主体责任。组织开展重点产品、重点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激励企业加大质量工作的支持力度。稳妥开展产品质量定期通报工作,进一步探索企业“红黑榜”常态化运行机制,促使企业主动落实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三要引导全民参与。着力在质量文化建设、质量宣传上下大功夫,造大声势,促进质量共治。重点面向党政领导干部,宣扬“质量决定成败”的政绩观;面向企业管理者,宣扬“质量决定生死”的价值观;面向社会公众,宣扬“质量决定荣辱”的道德观。加强与主流媒体、网络平台的合作,传播质量文化,积极开展以消费品为重点的质量评选活动,探索以“微信公众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质量和名牌的宣传力度,提升质量工作的感召力。四要创新工作载体。继续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落实重点企业挂点服务,解剖麻雀,找准质监工作服务企业的着力点,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开展和发挥“质量公益讲堂”、QC小组发布会的作用,加大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推广力度。加大执法打假保优工作,大力实施品牌引领产业升级行动。 

  (二)坚持创新监管,推动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提升消费品质量监管能力。围绕发挥消费新引领作用,深入开展重点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争创省级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加大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力度,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快速预警系统和质量追溯体系。二是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以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为重点,组织实施特种设备平安行动。健全动态监管体系,实现监管、执法、检测三方的数据共享、工作协作。加大对隐患电梯的治理力度,规范维保市场秩序。三是提升执法打假能力。深入实施“质监利剑”行动,把打窝点、打团伙、打伪劣、打主观恶意的质量违法行为作为突出任务,着力查办大要案和新领域案件。四是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性能对比提升,推动企业公开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协调建立质量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提高守信价值和失信成本。五是提升质监动态监管能力。加强质监信息化建设,完善质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数据采集管理,借助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加强对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 

  (三)坚持优质服务,为经济发展加油助力 

  一是以质量提升为引领,大力发展名牌经济。加大“市长质量奖”和湖北名牌产品的培育、引导和示范作用,保持增量,扩大总量,以名牌战略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振兴“黄石制造”。开展名牌价值统计调查评价工作,引导企业持续保持品质、维护品牌价值。二是以创新驱动引领,大力加强标准化工作。深入落实《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突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环保等重点领域,在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联盟标准、支持企业标准创新和创新内贸流通体系改革等四个方面取得新作为。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大力提升质量技术基础。发挥计量、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在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加强量值溯源体系、产业计量体系、民生计量体系建设,提升计量服务能力;不断完善节能标准体系和节能产品认证、低碳认证制度,加大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力度,开展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充分发挥部门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优势,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国家特殊钢质检中心效用,联合新冶钢公司利用我市全国特殊钢重要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竭力打造特殊钢产业联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黑色金属产业竞争力。 

  (四)坚持提升党建水平,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态势 

  一是加强党的意识建设。质监事业是党的事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的意识,推进党的建设。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重点围绕中央“两学一做”活动和省委“三抓一促”活动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四查四比”,切实加强学习教育和意识形态管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担起应当之责、该当之责、必当之责。二是加强作风建设。要严防“四风”问题反弹,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六点要求,紧盯重要节点、重要领域、重点人员,开展票据检查、明察暗访,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坚持从严治吏,从严问责,把整治“为官不为”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下大力解决“不会为、不敢为、不想为”的问题,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在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的同时,坚决淘汰那些没有大毛病但是不作为的干部,真正做到优上、劣汰、庸下。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按照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四级递进论”,牢牢抓住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牛鼻子。积极支持驻局纪检组监督执纪和“三转”履职,严肃惩处腐败行为。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针对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层层设防、分类施策,抓早抓小抓经常,真正做到既查处和惩治少数、极少数,又教育和保护大多数。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全市系统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后备干部库和优秀人才库,强化跟踪培养。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推进干部选拔竞争上岗、竞岗述职常态化,培养选拔政治强、业务精、敢作为、作风正的中青年干部,营造人人皆可成才、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五)坚持改进机关管理机制,强化行政效能建设 

  一是改进检查督办机制。把抓落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单位具体抓,敢于担当、盯住重点、强化措施,确保相关决策部署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围绕重大决策、重点任务、重要举措,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台账化”,实行“年初建账、每月对账、半年查账、年底结账”的台账式管理机制,实现各项工作的闭环运行。今年,除了职能工作,对上级安排布置的创卫、精准扶贫、千名干部进千企等中心工作,也要实行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做到硬账硬结,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二是改进目标考评机制。今年,市局机关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进一步完善以效能为重点的绩效考核机制;各级技术机构要全面建立以服务质效为重点的考核机制,彻底改变以“收入论英雄”的惯例,以工作量、服务质量为主要指标,完善考核体系,确保服务质量不降,服务力度不减。三是改进资源配置机制。摒弃“无利不起早”和“出工不出力”两种错误倾向,围绕加强监管和服务,优化机构人员配置,促进工作水平提高。建立完善“以事定费、费随事转”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县(市)局综合行政检查和服务职责,充实力量,实现重心下移。四是改进职能运行机制。制定市局、县局和各直属事业单位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明确相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责任履行方式。切实充实服务内容,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完成特种设备监察工作流程再造,厘清各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全力做好工作落实。进一步理顺全市系统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全面实行综合执法、统一执法。 

[来源: ]